CN / EN

北京商理律师事务所

是从事高端商事法律事务
的专业化律师事务所

商理律师多具有法学硕士以上学位,在高端商事法律事务领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职业经验。2017年至2018年,商理律师共办理商事诉讼案件近2000件,是胜诉判决书年平均数量最多的律师事务所。

商理出版

about us

竞业限制法律理论与实务深度剖析

该书由本所创始合伙人张志胜律师撰写。从竞业限制的基本概念入手,着重分析了竞业限制纠纷的特点、难点、法律理论和实务观点的分歧,以及人民法院裁判尺度及主要观点。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全程解析,为用人单位解决竞业限制纠纷提出诉前策略及仲裁或诉讼的解决机制,并分析了新经济形态中的竞业限制问题。本书不仅启蒙读者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更在于帮助读者理解法律背后更深层次的价值基础并解决实际问题。

业务领域

business area

知识产权诉讼部

知识产权诉讼部

商理律师以最专业化的法律服务为客户提供商业价值最大化的强力支撑。我们的业务包括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咨询及规划、知识产权诉讼、知识产权仲裁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等

了解更多

融资租赁部

融资租赁部

北京商理是我国为融资租赁及金融租赁公司提供法律服务最多的律师事务所,我们的融资租赁律师团队长期从事融资租赁行业的法律研究及律师实务,在融资租赁领域具有非常丰富的法律服务实践经验

了解更多

股权投资部

股权投资部

北京商理的律师团队既有代表投资方的丰富经验,亦有代表融资公司及创始人的众多案例,我们的律师团队深入了解各项投资条款的最佳法律实践以及发展趋势,懂得如何在条款的磋商中达到最佳的,有效的利益平衡,最终实现共赢的局面

了解更多

网络法律部

网络法律部

北京商理拥有丰富的行业知识,紧密的拥抱正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能够为小型初创互联网企业,亦或是上市互联网企业等各类客户提供全套的法律服务

了解更多

劳动争议部

劳动争议部

北京商理劳动争议团队在劳动法领域拥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坚实的专业知识我们的律师团队可以协助客户处理复杂且极富挑战性的劳动争议问题

了解更多

刑事合规部

刑事合规部

北京商理能高效帮助企业处理反商业贿赂及刑事风险控制难点及相关实务,同时指导企业提高在复杂经济环境及背景下应对和预防相应风险的能力

了解更多

合同纠纷部

合同纠纷部

北京商理作为综合性律师事务所,合同纠纷及争议解决一直是我们重要业务的组成部分,我们拥有专业的律师团队以应对,解决各种法律问题,在处理每一个案件时,我们的目标都是最大程度上避免客户业务的中断并帮助客户迅速解决问题

了解更多

婚姻家庭部

婚姻家庭部

婚姻家庭法律业务部是北京商理的重要的业务部门,该部门由专业从事婚姻家庭法律业务的资深律师作为业务部门负责人,由一批专业从事该领域的执业律师组成业务团队,民事代理律师为当事人解决各类婚姻家庭疑难纠纷

了解更多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28
2025-03

商理 · 荣誉 |张志胜律师获名律堂“TMT领域法总推荐优秀律师”和“刑民交叉领域智选律师”两项荣誉

祝贺张志胜律师获名律堂“TMT领域法总推荐优秀律师”和“刑民交叉领域智选律师”两项荣誉!名律堂于2025年3月25日发布荣誉榜,商理创始人张志胜律师分别荣获“TMT领域法总推荐优秀律师”和“刑民交叉领域智选律师”。名律堂是中国律师行业调研的专业机构,立足本土国情,客观、务实的评价律师水平与执业表现,具有“真正了解

12
2025-03

重大胜诉|商理律师在上海法院赢得保证合同纠纷案

2025年3月12日,上海法院送达(2024)沪0107民初4706号案裁定书,商理律师代理被告(某知名企业家),推翻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为被告避免直接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商理律师再一次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2
2025-03

连载 |《商业秘密分类保护与案例评析》

2、权利人如何正确选择适用竞业限制与商业秘密维权路径如前所述,权利人的员工或前员工侵犯商业秘密时,常常与该员工所负的竞业限制义务产生竞合。权利人既可以适用竞业限制规则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可以选择适用商业秘密规则保护自己的权利。权利人作出选择的依据是其自身的诉讼基础条件、举证能力、诉讼目标等,如果选择不当

17
2025-01

连载 |《商业秘密分类保护与案例评析》

四、本案启示与重点问题解析1、被诉侵权人是否接受保密义务或是否与权利人签署保密协议,并不影响其因侵犯商业秘密而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判定被诉侵权人是否实施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以及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司法实践中一贯的标准是“接触+相同或实质相同-合理来源”,并不以被诉侵权人事先接受或与权利人签署保密协议为要件。

16
2025-01

连载 |《商业秘密分类保护与案例评析》

三、人民法院在本案中的裁判观点1、对于商业秘密而言,保密措施和内容往往由合同约定,因此,侵犯商业秘密的案件中,合同约定与侵权行为的认定密不可分,合同等保密文件是认定侵权等前提和基础,故原告依据合同约定责任形式要求被告承担民事责任并无不当。2、被告张某与原告约定了竞业限制期限为三年,但其任职期内擅自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