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10-65259148
4、权利人在其产品上加贴“禁拆”类标签,是否构成“相应的保密措施”,是否足以对抗反向工程?在附载商业秘密的产品上加载标签,是权利人常见的保密措施之一,而且该类标签不仅具有对内效力,还具有一定程度的对外效力,即不特定第三方见到标签后,应当承担基本的注意义务,更不得明知仍侵犯权利人商业秘密。上述标签一方面
3、对抗反向工程的保密措施需具备何种条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商业秘密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之规定,通过自行开发研制或者反向工程获得被诉侵权信息的,不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与之相对,权利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其采取的保密措施就应当足以对抗反向工程。如果权利人所采取的保
2、销售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是否属于“相应的对外保密措施”?权利人商业秘密“对外保密措施”,包括对外销售产品时在合同中约定购买方的保密义务、限制购买方的处分或再转让权、约定购买方专用范围、产品废弃处理方案、产品本身加贴保密要求标签、物理手段对抗拆卸、方向工程对抗技术手段等。上述任何一项,都可能无法完
三、本案启示与重点问题解析1、商业秘密保密措施的对应性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商业秘密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商业秘密及其载体的性质、商业秘密的商业价值、保密措施的可识别程度、保密措施与商业秘密的对应程度以及权利人的保密意愿等因素,认定权利人是否采取了
二审法院确认一审查明的事实,另查明:1、关于保密措施,思克公司对外销售合同中约定对方保密义务和保密技术范围;测试仪后盖与底部结合处贴“撕毁无效”标签。2、关于兰光公司通过诉讼保全获取思克公司技术秘密,查明(2017)鲁01证保25号保全裁定内容;思克公司主张拆解可直接观察大部分密点。(二)二审法院对焦点问题的
二、二审情况(一)二审诉辩意见及法院认定的事实思克公司上诉称原审判决认定思克公司未采取保密措施错误:1、思克公司对内措施包括保密协议等文件、厂区门锁及出入限制,对外措施包括与客户合同的保密条款、设备上严禁拆卸标签;2、应以难以获得技术秘密为保密措施有效和适当的标准;3、评价保密措施合理性应考虑行业现状。
(二)一审法院对焦点问题的评析如果权利人未采取合理保密措施,该信息不构成商业秘密。保密措施体现出权利人对其主张的商业秘密具有保密的意愿。涉案测试仪系公开销售的产品,思克公司应在售出产品上采取合理保密措施,但是,该公司通过设备采购合同和防拆标签采取的保密措施不充分:该设备采购合同并未限制购买分再次转让
一、一审情况上诉人济南思克测试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克公司)因与被上诉人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光公司)侵害技术秘密纠纷一案,不服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0年1月6日作出的(2019)鲁01民初2279号民事判决,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请求判决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或改判兰光公司停止侵权、销毁技术
第一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兰光机电“气体透过率测试仪”案 ----------(2020)最高法知民终538号针对机械设备或仪器上所附载的技术秘密,权利人采取的保密措施所应当具有“相应性”包括“对内保密措施”、“对外保密措施”和“足以对抗反向工程”三个
第七章 机械和仪器制造业商业秘密保护典型案例解析最高人民法院指出 ,由于商业秘密具有保护客体不为公众所知悉的秘密属性,其天然地不具备“可对抗不特定第三人的绝对权应予公示”的法律属性,加之“不为公众所知悉”这一事实为消极事实,商业秘密权利人难以证明,因此,为了适当减轻商业秘密权利人的举证责任,反不正当竞
2、委托人提供的资料中包含他人商业秘密时,会计师事务所或律师事务所是否构成侵权?当委托人提供的资料中包含他人商业秘密时,如会计师事务所或律师事务所并未参与相关材料的取得工作,也并不知晓相关材料侵犯他人商业秘密,则不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但是,会计师事务所或律师事务所接受包含商业秘密的资料后,依法应承
二、一审法院裁判说理法院审理认为,首先,三原告所述构成商业秘密的5个账户银行流水,属三原告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交易信息,不会主动公开,基本符合“不为公众所知悉”的要件;其次,三原告尽管没有举证采取具体的保密措施,虽三原告对“采取保密措施”的举证相对薄弱,但根据日常经验法则,账户一般也仅限于财务人员、公司
(二)卢某1、卢某2提交的证据1.股东协议书及补充协议,涉及公司股东纠纷,应按照生效法律文书进行实质判断;2.立案告知书,与本案无关,不予采纳。根据当事人陈述和经审查确认的证据,本院认定事实如下:联华印染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31日,属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0万港元,经营范围为织物面料的织染及后整理加工等,登记股
当事人围绕诉讼请求依法提供了证据,本院组织当事人进行了证据交换和质证。对当事人无异议的证据,本院予以确认并在卷佐证。对有争议的证据,本院认定如下:(一)三原告提供的证据1.撤回审计报告的函件无原件核对,且与《信访事项答复意见书》矛盾,而送达报告单、微信聊天记录与本案无关,不予采纳;2.信访事项受理告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