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 EN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商理动态

连载 |《竞业限制法律理论与实务深度剖析》

发布时间:2022-03-01

三、劳动者任职期间的竞业限制监督与管理


如前所述,笔者赞同劳动者任职期间负有“天然”的竞业限制义务。用人单位对任职期间的劳动者进行竞业限制的监督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同时也是用人单位法律事务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如何对任职期间的劳动者进行竞业限制监督与管理,是一个制度长期研究并践行的话题。大体而言,用人单位对任职期间的劳动者进行竞业限制管理,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商业秘密等核心竞争优势的保密策略与实施、重点员工竞业限制义务的分层管理、员工忠诚度测试与持续关注、竞业限制普法宣传与教育、合作伙伴访谈、与劳动者定期谈话、直接领导及同事访谈、第三方机构测试与调查。

(一)商业秘密等核心竞争优势保护策略及实施

如前文所述,竞业限制制度的核心目的是保护用人单位在市场中既存的竞争优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义务,之所以会影响甚至损害用人单位的竞争优势,主要原因就是劳动者任职期间接触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且在履职过程中将自己的职业经验、技能和知识与用人单位的竞争优势元素结合在一起,从而提升了劳动者个人的市场价值,如果劳动者得意提升后的市场价值成为与用人单位竞争的基础或参与元素,势必影响用人单位的竞争优势。

1、用人单位常见的保密策略

经常为用人单位所利用的保密策略和措施,一种是按员工职级划分接触秘密的权限等级从而实现保密的目的;另一种是按照商业秘密等级划分接触权限从而保护商业秘密。有关具体的保密措施,比如针对数据库的加密措施,具有一定的物理属性,使具体保密措施物理属性具有法律意义,商业秘密才能获得有效保护。

(1)专门人员管理全部涉密资料、产品、信息。这是大多数用人单位通行的做法。这种做法最大的风险点在于,该专门人员的忠诚度和可靠性。换言之,如果该专门人员泄密,将给用人单位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2)两组人员交叉管理,相互监督,共同管理用人单位商业秘密。这样的做法,好处是任何一组人员都无法独自控制用人单位的全部商业秘密,同时,两组人员之间相互监督,能及时发现并防范任何一个保密人员可能的泄密行为。不足之处是,管理秘密的人员越多,知晓秘密的人就越多,泄密的可能性就越大。

(3)用人单位(公司)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管理全部涉密资料、产品、信息等。这是理想中最安全的保密策略和措施,但是,并不是最理想的,因为公司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并不一定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而公司秘密通常要不断的为公司经营所用,显然,这样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公司经营效率。



(本文系张志胜原创作品,未经同意不得复制,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